本文目录导读:
正月下葬的意义
正月是农历的第一个月,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,在一些传统文化中,正月被视为“岁首”,具有重要的和文化意义,选择在正月期间下葬,往往被认为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和怀念,正月也是气最盛的月份,人们普遍认为这个时间段是阴和谐、万物复苏的象征,因此在这一时间段进行下葬也被认为是比较合适的选择。
正月下葬吉时查询表的制定依据
在确定正月下葬的吉,传统文化中通常会参考以下几个因素:
-
日干与地支相合
根据五行理论,日干(即生日的天干)与地支(即下葬月份和日期的地支)需要相合,如果生日的天干是“甲”,那么下葬月份的地支可以是“子”或“午”,因为“甲”与“子”“午”在五行中都属木,具有相生的特性。 -
日主与地支的五行
下葬的吉时还与日主的五行有关,如果日主为木,那么下葬月份的地支应选择木或火;如果日主为火,那么下葬月份的地支应选择火或金,依此类推。 -
日干与时针的相生相克
正月有“三九”之说,即正月初一至初三为“小九”,正月十五为“大九”,在选择下葬吉,需要注意日干与时针的相生相克关,如果生日的天干为“乙”,那么下葬时间的时针可以避免选择“丑”或“戌”(地支中的“丑”“戌”属土,与木生火相克)。 -
月份与日期的天干地支相生相克
正月有“三合”之说,即正月、三月、、七月、九月、月为“三合月”,在选择下葬月份时,需要注意月份与日期的天干地支相生相克的关,如果选择正月下葬,那么日期的天干地支应与“甲”“乙”“丙”“丁”“戊”“己”“庚”“辛”“壬”“癸”中的某些相生相克。
正月下葬吉时查询表的具体内容
根据上述因素,以下是正月下葬的吉时查询表:
月份 | 日期 | 日干 | 地支 | 吉时参考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正月 | 1日 | 甲 | 子 | 避免“丑”“戌”时针 |
正月 | 2日 | 乙 | 丑 | 避免“寅”“卯”时针 |
正月 | 3日 | 丙 | 寅 | 避免“巳”“午”时针 |
正月 | 4日 | 丁 | 卯 | 避免“未”“申”时针 |
正月 | 5日 | 戌 | 辰 | 避免“酉”“戌”时针 |
正月 | 6日 | 亥 | 已 | 避免“亥”“子”时针 |
正月 | 7日 | 子 | 丑 | 避免“寅”“卯”时针 |
正月 | 8日 | 丑 | 寅 | 避免“巳”“午”时针 |
正月 | 9日 | 寅 | 卯 | 避免“未”“申”时针 |
正月 | 10日 | � 卯 | 辰 | 避免“酉”“戌”时针 |
正月 | 11日 | 辰 | 已 | 避免“亥”“子”时针 |
正月 | 12日 | 已 | 未 | 避免“子”“丑”时针 |
正月 | 13日 | 未 | 申 | 避免“寅”“卯”时针 |
正月 | 14日 | 申 | 酉 | 避免“巳”“午”时针 |
正月 | 15日 | 酉 | 戌 | 避免“未”“申”时针 |
正月 | 16日 | 戌 | 亥 | 避免“酉”“戌”时针 |
正月 | 17日 | 亥 | 子 | 避免“寅”“卯”时针 |
正月 | 18日 | 子 | 丑 | 避免“巳”“午”时针 |
正月 | 19日 | 丑 | 寅 | 避免“未”“申”时针 |
正月 | 20日 | 寅 | 卯 | 避免“酉”“戌”时针 |
正月 | 21日 | 卯 | 辰 | 避免“亥”“子”时针 |
正月 | 22日 | 辰 | 已 | 避免“寅”“卯”时针 |
正月 | 23日 | 已 | 未 | 避免“巳”“午”时针 |
正月 | 24日 | 未 | 酉 | 避免“未”“申”时针 |
正月 | 25日 | 酉 | 戌 | 避免“酉”“戌”时针 |
正月 | 26日 | 戌 | 亥 | 避免“亥”“子”时针 |
正月 | 27日 | 亥 | 子 | 避免“寅”“卯”时针 |
正月 | 28日 | 子 | 丑 | 避免“巳”“午”时针 |
正月 | 29日 | 丑 | 寅 | 避免“未”“申”时针 |
正月 | 30日 | 寅 | 卯 | 避免“酉”“戌”时针 |
正月下葬吉时的注意事项
-
环境选择
下葬的环境需要干净整洁,避免杂草和垃圾,以保持环境的整洁和重。 -
穿着要求
下葬时,穿着应重得体,通常以黑色为主,象征着哀伤和对逝者的尊重。 -
与亲朋好友的关
下葬时,亲朋好友应尽量到场,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祝福,避免与逝者有矛盾或不和的人出席。 -
时间选择
下葬时间应选择在吉时,以避免对逝者造成不好的影响,如果无法在吉时下葬,可以考虑在凶时进行,但需提前做好相应的安排和解释。 -
心理准备
下葬是一个非常沉重的事件,参与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需要做好准备,如果在下葬过程中感到情绪波动过大,可以寻求亲朋好友或专业人士的帮助。
相关阅读: